纪录片拍摄
拍摄纪录片是一种研究方式,借此可了解到老友记看待艺术的态度和生活方式。通过持续的观察和拍摄,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如实呈现老友记的生活和艺术活动给公众,以此展示更多细节、揭示个中复杂性,并呈现出让人信服的数据与观察。而在拍摄过程中,如何把握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及相处是重要的考虑因素。因为与老友记的拍摄过程中,可能会涉及大量的伦理与道德方面的考量。
拍摄注意事项
- 在拍摄前必须与老友记阐明拍摄的意图、目的以及拍摄的方式等,并告知对方须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- 在正式访谈前应先与老友记建立互信关系,让双方熟悉对方。令老友记对制作团队和器材都有所了解,减少焦虑、紧张和拘谨的情绪。
- 提前勘察一下拍摄环境的现场,预设一些拍摄场地供老友记选择。
- 拍摄期间始终保持安全、舒适、尊重、专业、包容的态度。
- 如实地呈现老友记的状态,同时注意个人隐私保护,主动询问老友记对于拍摄的建议。
- 事先熟悉老友记的性格、作息习惯等,在正式拍摄前对影片的定位和艺术家故事的建构有预先判断。同时,在拍摄时间和内容上尽量以配合艺术家的时段为先,希望尽量不打扰艺术家原有的生活节奏。
- 在拍摄中多与老友记沟通,多给予肯定与赞赏,鼓励老友记展现自己的长处。
- 需要多引导艺术家回答问题,将较复杂的提问拆分成几个简单的小提问。
根据老友记的回答节奏,不断调整提问的方式,将一些比较复杂或抽象的提问拆分成几个递进的小问题,并尽量用浅白平实的词汇进行询问和引导。 - 老友记在访谈中的表达有时会不顺畅,可以事先准备提词板,帮助老友记组织语言以便表达想法。
拍摄形式参考
观察式
摄影机如同旁观者的角色,直接如实地记录老友记的生活状态、艺术彩排过程等。过程中亦可拍摄老友记的日常生活片段,展示现实中老友记的生活个性,塑造更鲜明的人物色彩。或者拍摄排练场片段,展示老友记的彩排准备过程,以及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等,都可以作为拍摄的镜头或素材选择。
访谈式
在素材选择方面,可以通过对老友记进行问题采访,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对老友记而言的重要性。采访的问题要有所筛选和重点方向,切忌预设答案或准备过多问题,此部分目的在于希望让老友记在问答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。
解说式
在访谈中加入解说词,对老友记回答的内容作一定程度的解释或诠释。例如采用画外音或独白,从而在一定的影片时间内传递更多信息。在事件描述上,若涉及强调事件的主观情感或细节,可使用特写镜头拍摄老友记。通过老友记对艺术的理解,再注入相应的情感,引起观众的共情,从而对影片中相关部分与内容留下深刻印象。
参考问题
基本信息
- 您叫什么名字?以前从事什么行业?退休年数?目前主要在做什么?
- 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?
-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类型的艺术?
- 喜欢这类型艺术的原因是什么?
- 家人们支持您的艺术爱好吗?他们对于此事有何看法?
艺术经历分享
- 进行艺术活动时,有什么开心的、或者难忘的部分?
- 艺术生涯中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?若有,您又是如何解决的?
- 对于其他与您同龄的老友记,您会和他们分享您的经历,并且邀请他们一起来接触艺术吗?
- 您会期待将自己的艺术成果展现给公众吗?
- 表演过程中您最享受什么?是自己沉浸在演出中,还是与观众有所共鸣的时刻?
对于艺术的思考
- 对您来说,艺术是否已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,觉得与以往的生活有什么不同?(带给生活的变化)
- 您会把艺术当成一种社交方式吗?比如说去认识新的朋友,还是更多是个人内在的追求,更专注个人发展的?(社交需求或个人爱好)
- 您认为参与艺术活动有什么好处?
- 您认为应该如何鼓励更多的老友记参与艺术活动?
- 您有什么想对纪录片的观众传达的信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