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老友記合作

  • 瞭解老友記對藝術形式的熟悉和掌握程度,包括過去的學習經歷以及現在的藝術追求目標,根據熟悉程度分別設置不同的課程進度。也可以考慮按照老友記嘅不同水平分組,例如大師班、基礎班等。
  • 為了能夠照顧到每一位老友記,確保互動性和參與性,課堂學習人數設置也需要控制在八到十人,如果課堂人數超過十人,可以考慮分班,多安排助教教學等措施。
  • 考慮到學習和排練過程中可能需要大量的肢體活動,在活動開始和結束應預留一段時間給老友記熱身和休息,同時這段時間可以留給他們作為活動的預習和複習討論,促進共同學習和共同創作。
  • 文化工作者可以與老友記分享自己的藝術工作經驗,這有助於建立彼此之間的熟悉感和信任。透過分享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,可以建立起共鳴和理解,並促進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合作。
  • 邀請老友記參與活動的初步策劃階段,這意味著將老友記視為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並將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納入考慮。透過集體討論和合作,可以找到共同的藝術目標和理念,進而達成共識,增強他們對活動的參與感和歸屬感。
  • 考慮場地的無障礙設計,確保所有老友記—包括行動不便者,都能夠輕鬆進出。確保座椅等設施易於移動,並且不會有任何可能導致跌倒和造成其他傷害的安全隱患(例如電線、雜物等)。文化工作者亦可以考慮設置應急救援預案,讓老友記能夠感受到環境的安全和舒適。
  • 為所有參與者提供姓名標籤,以大字體書寫老友記喜歡的稱呼方式,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彼此,創造學習氛圍。
  • 在排練過程中,文化工作者要盡可能在過程中擔任輔助角色,及時詢問老友記的意見,並認真聽取及考慮老友記希望藝術活動如何進行。
  • 由於老友記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,要為老友記安排不受干擾的彩排環境。例如為老友記提供清晰明確的練習策略和記憶輔助工具。例如利用圖片、錄音等來幫助老友記更好地記憶、理解和執行指示。
  • 定期進行活動回顧和評估,與老友記共同討論已完成活動的亮點和可以改進的地方,以便更好地適應他們的需求。例如設立一個回饋機制,老友記可以在活動後分享他們的感受和建議,工作人員應及時回應這些回饋並作出相應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