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片拍攝
拍攝紀錄片是一種研究方式,藉此可了解到老友記看待藝術的態度和生活方式。通過持續的觀察和拍攝,盡可能全面準確地記錄和如實呈現老友記的生活和藝術活動給公眾。以此展示更多細節、揭示箇中複雜性,並呈現出讓人信服的數據與觀察。而在拍攝過程中,如何把握與拍攝對象的距離及相處是重要的考慮因素。因為與老友記的拍攝過程中,可能會涉及大量的倫理與道德方面的考量。
拍攝注意事項
- 在拍攝前必須與老友記闡明拍攝的意圖、目的以及拍攝的方式等,並告知對方須簽署知情同意書。
- 在正式訪談前應先與老友記建立互信關係,讓雙方熟悉對方。令老友記對製作團隊和器材都有所了解,減少焦慮、緊張和拘謹的情緒。
- 提前勘察一下拍攝環境的現場,預設一些拍攝場地供老友記選擇。
- 拍攝期間始終保持安全、舒適、尊重、專業、包容的態度。
- 如實地呈現老友記的狀態,同時注意個人隱私保護,主動詢問老友記對於拍攝的建議。
- 事先熟悉老友記的性格、作息習慣等,在正式拍攝前對影片的定位和老友記故事的建構有事先評估。同時,在拍攝時間和內容上盡量以配合老友記的時段為先,希望盡量不打擾老友記原有的生活節奏。
- 在拍攝中多與老友記溝通,多給予肯定與讚賞,鼓勵老友記展現自己的長處。
- 需要多引導老友記回答問題、將較複雜的提問拆分成幾個簡單的小提問。
根據老友記的回答節奏,不斷調整提問的方式,將一些比較複雜或抽象的提問拆分成幾個遞進的小問題,並儘量用淺白平實的詞彙進行詢問和引導。 - 老友記在訪談中的表達有時會不順暢,可以事先準備提詞板,幫助老友記組織語言以便表達想法。
拍攝形式參考
觀察式
攝影機有如旁觀者的角色,亦能直接如實地記錄老友記的生活狀態、藝術彩排過程等。過程中亦可拍攝老友記們的日常生活片段。展示現實中老友記的生活個性,塑造更鮮明的人物色彩。 也可以拍攝排練場片段,展示老友記的彩排準備過程,及當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等等,都可以作為拍攝的鏡頭或素材選擇。
訪談式
在素材選擇方面,可以透過採訪老友記,更深刻地理解藝術對老友記而言的重要性。採訪的問題要有所篩選和重點方向。切忌預設答案或準備過多問題,此部分目的為希望讓老友記在問答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權。
解説式
在訪談中加入解說詞,對老友記回答的內容作一定程度的解釋或詮釋。例如採用畫外音或獨白,從而在一定的影片時間內傳遞更多訊息。 在事件描述上,若涉及強調事件之主觀的情感或細節,可使用特寫鏡頭拍攝老友記。透過老友記對藝術的理解,再注入相應的情感,引起觀者的共情,留下深刻印象。
參考問題
基本資訊
- 您叫什麼名字?以前從事什麼行業?退休年數?目前主要在做什麼?
- 您覺得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
-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類型的藝術?
- 喜歡這類型藝術的原因是什麼?
- 家人們支持您的藝術愛好嗎?他們對於此事有何看法?
藝術經歷分享
- 進行藝術活動時,有什麼開心的、或者難忘的部份?
- 藝術生涯中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?若有,您又是如何解決的?
- 對於其他與您同齡的老友記,您會和他們分享您的經歷,並且邀請他們一起來接觸藝術嗎?
- 您會期待將自己的藝術成果展現給公眾嗎?
- 表演過程中您最享受什麼?是自己沉浸在演出中,還是與觀眾有所共鳴的時刻?
對於藝術的思考
- 對您來說,藝術是否已經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習慣,覺得與以往的生活有什麼不同?
- 您會把藝術當成一種維持社交方式嗎?比如說去認識新的朋友,還是更多是個人內在的追求,更專注個人發展的?(社交需求或個人愛好)
- 您認為參與藝術活動有什麼好處?
- 您認為應該如何鼓勵更多的老友記參與藝術活動?
- 您有什麼想對紀錄片的觀衆傳達的信息嗎?